top of page

about

MYT Architects

projects

運轉、維修、旅客服務……百年臺鐵,在不斷變遷的流裡,由綿密而反覆的勞動現場支撐著,火車時刻表裡外的日夜,不只是旅客的移動日常,還有勞動者們的歲歲年年。在這裡,我們思考時間、時間皺褶中的記憶,以及記憶的主體──人。

MR.BOX團隊以《消失的鐵道員》系列袖珍模型,打開不可得見的勞動地景;陳若軒的《希望我們》,深入鐵道員作業現場完成紀實攝影,呈現未知的軌道另一側,支撐鐵道運轉的勞動者群像;吳芊頤《富岡窗景詩》模擬了車窗外的視角,速度濃縮了小鎮的尋常風景、鐵道的文化色彩,讓空間記憶,在異化之後再重塑。

這次展覽中,每一個無聲定格的畫面,背後都有一股往前湧動的時間,鐵道勞動者的世代在衍替、傳統師承與標準程序的價值在進化,還有圍繞著鐵道生活的人們,他們對於鐵道地景的地方感在持續轉變……每一個銜接今日與明天的逗點,引導我們重新聚焦,凝視那些中介在演化中的身與靈魂、景與情意。

每一個他們身上,都有我們的影子,投射我們對土地或生命記憶的共感。希望,你也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鐵道時刻。

主辦單位∣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
策劃執行∣拾時文研工作室
藝術創作∣MR.BOX 袖珍模型設計、吳芊頤、陳若軒

watch previous <

watch next >

「鐵道時刻」公共藝術展

Railway Memories - Public Art Exhibition

桃園市

exhibition, public art

2022

clients

拾時文研工作室

Participants

鄭真慧、林旦華、黃資容

Partners

帝威廣告設計有限公司

MYT Architects

運轉、維修、旅客服務……百年臺鐵,在不斷變遷的流裡,由綿密而反覆的勞動現場支撐著,火車時刻表裡外的日夜,不只是旅客的移動日常,還有勞動者們的歲歲年年。在這裡,我們思考時間、時間皺褶中的記憶,以及記憶的主體──人。

MR.BOX團隊以《消失的鐵道員》系列袖珍模型,打開不可得見的勞動地景;陳若軒的《希望我們》,深入鐵道員作業現場完成紀實攝影,呈現未知的軌道另一側,支撐鐵道運轉的勞動者群像;吳芊頤《富岡窗景詩》模擬了車窗外的視角,速度濃縮了小鎮的尋常風景、鐵道的文化色彩,讓空間記憶,在異化之後再重塑。

這次展覽中,每一個無聲定格的畫面,背後都有一股往前湧動的時間,鐵道勞動者的世代在衍替、傳統師承與標準程序的價值在進化,還有圍繞著鐵道生活的人們,他們對於鐵道地景的地方感在持續轉變……每一個銜接今日與明天的逗點,引導我們重新聚焦,凝視那些中介在演化中的身與靈魂、景與情意。

每一個他們身上,都有我們的影子,投射我們對土地或生命記憶的共感。希望,你也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鐵道時刻。

主辦單位∣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
策劃執行∣拾時文研工作室
藝術創作∣MR.BOX 袖珍模型設計、吳芊頤、陳若軒

bottom of page